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OEM/ODM产品 > 洗护系列
文化之窗丨是防晒利器还是智商税?
时间: 2024-06-07 |   作者: 洗护系列

  与火热的天气很配,今年的防晒概念也前所未有地大火起来:伴随着持续的高温天气,形形的防晒装备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各色防晒外套、防晒口罩、防晒冰袖、防晒手套,将身体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藏在装束里的人一丝一毫也不愿意接受日光的曝晒。

  “养蜂人”式穿搭走红,暴露的是防晒焦虑的愈演愈烈。一件件防晒装备购入囊中,我们或许需要追问,防晒焦虑,是在为谁买单?

  防晒是每年夏季的热门话题。只不过,近年来,防晒的重心逐渐从软防晒转移到硬防晒。软硬的不同之处在于手段不同,前者指的是涂抹防晒霜,硬防晒则主要靠物理遮挡。

  走在马路上,会发现十有八九的人都“全副武装”。不光戴墨镜、遮阳帽,穿防晒服或防晒冰袖,更精细的还配备了防晒面罩、防晒手套,若是有余力尚可打一把遮阳伞二重防护。层层叠叠下来,要是哪一寸皮肤在外面,说明防晒功课还没做到位。而且,防晒已经不单是女性的专属,儿童防晒衣、男款防晒衣等产品也十分走俏。

  硬防晒的走红,不是没有道理。社会化媒体上有一个流传度很广的测试。有人在背上分了十几个宫格,分别涂抹不一样的品牌的防晒霜测试防晒效果,结果发现贴黑色胶带的地方防晒效果是最好的。事实上,价格不菲的防晒霜在最原始的物理遮挡面前不堪一击。于是人们也终于“返璞归真”,投入硬防晒的怀抱中。各式各样的防晒用品,便顺势走红。

  有些人或许对遮挡得过分严实的防晒方式不解,但防晒爱好者自有其理由。比如,从科学角度看,紫外线不仅会让皮肤变黑,还会加速皮肤老化、产生皱纹,更有甚者还会导致皮肤癌。紫外线的负面作用,在社会化媒体传播和商家营销的层层加码下被放大为防晒焦虑。“防衰先防晒”,当防晒与抗衰挂钩,人们对防晒的执念就更加深刻。当然,这背后,还有美白焦虑在隐隐作祟。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白遮百丑”的说法。即使美黑也偶尔会成为一种标新立异的潮流,但整体看来,古往今来白皙的皮肤一直是主流的审美追求。为了变白,手段用尽,但不管是涂抹美白精华,还是动用医美手段,都属于事后补救。防晒则是从源头上保持皮肤白皙,拒绝变黑的一切可能。成本最低,效果反倒最好,何乐而不为?

  照这样的逻辑,其实穿一件长袖外衣、戴一个草帽,按理说也能起到防晒作用。为啥偏偏催生出防晒衣这个门类?防晒产品之火爆,用数据分析来看更加直观,据相关产业报告,2021年防晒产品的市场规模已达611亿元,而且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主打硬防晒的防晒产品,堪称庞大市场中的挑大梁者。挤进这一赛道的,有主攻防晒产品的品牌,一众快时尚品牌、户外运动品牌,甚至跟防晒原本丝毫没有关系的内衣品牌、羽绒服品牌等也纷纷抢占领地,想要分一杯羹,足见防晒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的可观性。

  由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防晒产品竞争异常激烈。不光颜值、款式设计上五花八门,在发掘防晒产品的隐藏功能上也各显神通。在常规的防晒功能之外,防晒产品融入了各自的黑科技。比如,有的防晒衣使用“光能布料”,称能让皮肤“减少7.01%的黑色素值、63.65%的皱纹”;有的防晒衣还有护肤功能,号称注入了“762mg/kg玻尿酸”,能提高人体36%的含水量,皮肤与防晒衣摩擦,能轻松实现润肤效果,“拯救夏日干燥肌”。

  但这些创新之处被业内人士盖章为“伪科技”,实际上科技含量极为有限。不过,对商家来说,一旦打出类似的噱头,就能推动防晒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市面上一件普通的防晒衣,价格基本不超过300元,而那些主打黑科技的防晒衣则可以卖到千元以上。

  再回归到防晒产品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防晒功能。根据国家标准,衡量防晒指数有两个指标,一是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数值越大,越能抵御紫外线辐射;另一个叫作UVA,指可见光中能量最低的波段,容易晒黑皮肤、加速老化,当然数值越小,防晒效果越好。

  于是,防晒产品在防晒参数上“卷”了起来。一般来说,市面上常见的防晒衣UPF为40或50,有个别款防晒衣则打出100+的防晒指数。看似技术提升了一大截,但实际上防晒效果的差别却并没那么明显。打个比方,如果是UPF50,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能透过1/50的紫外线%的紫外线的,抵御紫外线%。对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为此多花了几倍的价钱。

  更有专业检验测试者进行过测试,结果显示一件纯棉的衣服,其实就能够完全满足防晒需求。所谓的高端高科技防晒产品,成了妥妥的“智商税”。抱着防晒目的来的消费者,掉进了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

  除了商家的营销,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作用也“功不可没”。在某种草平台上搜索防晒衣,有183万篇相关笔记。官方列出的防晒手册中,有海边、山地、雪地、日常等不同场景的防晒指南,还援引了国际公认的ABC防晒原则,从防晒的有效性排序,不被晒是最好的防晒,其次是选择衣帽伞等硬防晒,当这些都不能满足需求时,再选择涂抹防晒霜的方式。

  这也正反映了近年来社交媒体关于防晒宣传一个有趣的变化,即关于防晒霜的种草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穿上身的防晒单品。或许这种变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我们也能从防晒潮流更迭的背后,看出商家因势利导的营销成分。

  某品牌从防晒伞起家,在防晒领域越做越大。有人统计,从2019年开始,该品牌合作的KOL(关键意见领袖的英文简称,指在社交平台上有话语权的人,也就是通俗说的大V、网红)从274位上涨到597位,明星代言人也都是重量级。能想象,依靠着这样的营销投入,防晒理念逐渐铺陈开来,商家便能从防晒生意中获利。这在让防晒意识深入人心的同时,也无形中放大了防晒焦虑。商家制造产品,精准防晒需求,经由社会化媒体营销放大,制造焦虑之后收割焦虑,逐渐形成一种闭环。明白其中的逻辑,或许能给防晒文化“祛祛魅”。

  话说回来,我们到底需要防晒吗?对于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或者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紫外线环境下的人,当然需要一定的防晒措施来防范皮肤被晒伤。但要注意的是,一切都要有度。已经有不少案例证明,过度防晒其实有害。

  紫外线不是洪水猛兽,它也有杀菌、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非消极作用。过度防晒,则会阻碍维生素D的合成,进一步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在本身缺乏运动,日常又摄入太多的生活习惯下,过度防晒也会诱发骨质疏松、多发性骨折等疾病。因此有医生建议,生活中不必完全隔绝阳光,可以在有保护的情况下接触阳光。有科学研究表明,适度晒太阳,还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阳光本无害,适度拥抱阳光,未尝不可。(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梦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