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锋、陈志鹏(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分中心)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顶配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要求“充分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水平发展”,扎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十四五”时期,海南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自贸港开放政策优势等,有条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内引外联作用。
习强调:“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消费是连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叠加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能推动海南成为中国居民旅游和相关服务性消费释放的重要承接地,并在此基础上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一方面,国内居民对海南国际化、服务性消费需求呈全面迅速增加态势。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内需慢慢的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1%,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在消费结构中,服务性消费需求是增长最快的,2013年至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由39.7%提升至44.2%。在此背景下,国内对海南服务性、多样化、国际化、中高端消费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十四五”时期,海南需紧紧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从有效供给和刺激需求两端同时发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另一方面,海南有望成为境外消费回流的重要承接地。“十三五”时期,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年均增长24.7%,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从4.25%提升至6.86%。旅游购物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大亮点。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亿元,增长84%。“十四五”时期,通过持续改善旅游购物服务水平、丰富免税商品品牌和种类,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离岛免税业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千亿元级乃至万亿元级的产业,从而将海南打造成为吸引境外消费回流的重要承接地。
还要看到,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将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海南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要以此为杠杆撬动先进制造业、农业加工业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增强抗风险能力。
习强调:“放眼未来,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服务业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导产业,发展服务贸易是海南自贸港扩大开放的重要方向,需在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上持续发力,加快服务业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发挥好海南自贸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作用。
服务贸易能有效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看,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双边、多边投资贸易协定谈判的关注点和全球投资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我国扩大开放的进程看,开放的重点正从以制造业开放为主向以服务业市场双向开放为主转变,参与世界服务贸易新规则构建和推进服务业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成为我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点。从国际经验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多数自贸港从以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主升级,并逐渐成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连接全球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结算中心、物流枢纽和人才集聚地。“十四五”时期,海南要抓住机遇,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发展,同时需要加快金融、技术研发、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发展,并以此带动高端制造业发展。
下一阶段,海南自贸港建设需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更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旅游业这三大产业与服务贸易联系紧密。全球贸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同时,新的形势也促使服务贸易更加分化,新兴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对海南来说,海南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21年,海南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7.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通过加快服务业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海南自贸港有条件以服务贸易为主导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工作重点上,短期上需以“跨岛服务贸易”为主,中长期则需以“跨境服务贸易”和“跨岛服务贸易”并重。需要看到,一个区域要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内地市场的强大支撑。海南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既要扎根于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又要进一步促进跨境、跨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从发展的优先顺序看,海南自贸港加快开拓全球市场是一项中长期的艰巨任务,相比之下,目前海南与国内市场的关联性更强、联系更为紧密并且深化空间巨大。因此,在发展初期要以面向国内市场的“跨岛服务贸易”为主、面向国际市场的“跨境服务贸易”为辅,用好开放政策,释放内需市场对海南的服务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中长期发展看,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以跨境服务贸易为主、跨岛服务贸易为辅推动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服务“走出去”,加强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努力参与世界数字贸易协定和规则的谈判与制定,使海南自贸港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和贸易规则的策源地之一。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稳步的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